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一、修編背景
2023年6月,對照國家住建部和發改委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城〔2022〕57號)中提出的指標體系,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采用全面評估與重點評估相結合、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的方法,對《包頭市“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規劃》中有關指標進行了全方位自我評估,完成了《包頭市“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報告》。2023年底,由于國家政策調整的原因,原規劃目標任務無法實施,根據中期評估結果和最新的國家政策,通過廣泛的征求意見和專家評審,經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包頭市“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規劃》(修編稿)(以下簡稱《規劃》)。
二、規劃目標
全面推進宜居城、綠色城、韌性城、智慧城、海綿城“五城聯動”建設,推動包頭市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北方地區現代化城市建設典范,全面提升包頭市新發展格局中融入和服務全國全區發展格局的嵌入度、貢獻度和價值鏈地位。
基礎設施方面,道路面積率提高到16%左右,較“十三五”提高0.92個百分點;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較“十三五”提高0.07公里/平方公里;燃氣普及率保持100%。
生態環境方面,建成區綠地率保持在40.08%以上;綠化覆蓋率保持在44.6%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穩定保持在15.62平方米,較“十三五”提高0.28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6%;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0%,較“十三五”提高17.7個百分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建成區海綿城市建成比例達到35%。
安居保障方面,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4.1平方米,較“十三五”提高3.1平方米;2000年前建成的小區全部完成改造。
行業發展方面,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150萬平方米;建筑業產值達到450億元。
綠色智慧方面,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強制性標準全覆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30%左右;住建領域管理運維智慧化全覆蓋。
三、主要內容
《規劃》包括發展基礎、發展環境、總體要求、發展重點、投資估算、環境影響評價和保障措施七個方面。其中:
(一)發展基礎。包括“十三五”主要成就和存在問題。從新型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城市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鄉住房保障成效顯著、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深入推進、建筑房地產市場發展步伐加快和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等7個方面簡要概述了“十三五”以來的成就,同時提出了城市道路級配結構不盡完善,目前無快速路網系統和各類市政管網建設速度滯后等5個問題。
(二)發展環境。從城鄉建設進入新階段、城鄉建設面臨新要求、城鄉建設肩負新使命、城市發展承接新課題四個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
(三)總體要求。一是指導思想,二是基本原則,三是發展目標。制定了總體目標和具體指標,具體指標包括道路面積率、路網密度、燃氣普及率等18項。
(四)發展重點。包括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活力、挖掘拓展空間潛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優化住房保障體系,實現住有宜居藍圖、完善基礎設施配置,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優化綠化供給模式,全面改善城市環境、強化智慧住建引領,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保持平穩房市局面,提升市場監管水平、推動雙碳目標落實,實現城市綠色發展、做強企業做優環境,促進建筑產業轉型9大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期間各領域的重點任務。
(五)投資估算。“十四五”期間,計劃實施城建項目9大類、151項,估算總投資196.5億元。包括:
城市更新類工程2項,估算投資50.4億元;道路橋梁工程74項,估算投資37.7億元;園林綠化工程9項,估算投資3.1億元;排水防澇工程28項,估算投資19.8億元;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12項,估算投資23.4億元;供熱工程14項,估算投資16億元;燃氣工程3項,估算投資40.7億元;智慧城建項目4項,估算投資0.8億元;包頭市智能管網探測及修復工程等其它類別項目5項,估算投資4.6億元。
(六)環境影響評價。包括規劃分析和環境影響分析,提出降低環境不利影響的措施。
(七)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協調,二是落實要素保障,三是推行“城市體檢”,四是強化正向宣傳。
四、本次規劃范圍包括市四區、稀土高新區,規劃年限2021-2025年。
政策文件:《包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包頭市“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修編稿)的通知》
作者:包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發布 今年5月1日起實施
下一篇:政策新聞 | 遂昌縣環城西路工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批后公布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