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為保證襄陽市中心城區供水安全、提升供水品質,根據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組織編制了《襄陽市中心城區供水專項規劃(2024-2035)》(以下簡稱本規劃),現將本規劃進行公示,公示期為三十天。誠摯邀請廣大市民朋友和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
一、公示期限
2025年5月9日至2025年6月7日。
二、公眾意見反饋渠道
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2.郵寄地址:襄陽市樊城區建華路15號襄陽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公用事業管理科。郵政編碼:441003(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襄陽市中心城區供水專項規劃建議”字樣)
聯系電話:0710-3212267
接聽時間:工作日8:30-12:00 14:30-18:00
襄陽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2025年5月8日
《襄陽市中心城區供水專項規(2024-2035)》公示內容
一、規劃背景
目前,襄陽市現有二、三、四、五共計4座水廠,其中二、四水廠供應江南片區(襄城),三、五水廠供應江北片區(樊城、襄州、高新、東津),總供水能力略有富余,供水應急體系基本建立。
二、三、四廠取水口位于中心城區,水源地保護壓力大,城市濱水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時,水廠建成年代久,設施老舊,現狀用地限制,無擴建條件。現狀水廠布局與城市未來發展重心不適宜,用水高峰期城市東部、北部區域存在瓶頸。襄城片區與其他區域管網未連通,供水可靠性不高。
隨著“引江補漢”工程的實施,未來會對漢江水質造成一定的影響。鄂北二期工程從襄陽境內穿越,給襄陽人民喝上優質水提供了契機。城市供水問題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事關城市運行安全大局,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呼聲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加強優質水源配置,持續優化供水服務,不斷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動市民“喝上優質水”。
二、規劃范圍及期限
本次規劃范圍為襄陽市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中心城區的范圍,總面積351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24-2035年。遠景2036-2045年,服務人口300萬人。
三、規劃目標
以供水安全為底線,以優水優用為目標,以先進技術為支撐,構建“安全、優質、節能、韌性”的供水保障體系。
水源:安全優質。供水水源、水質滿足安全優質要求,形成主水源+應急備用水源的原水體系。
水廠:先進韌性。歸并分散的取水口,水廠進行集中制水,體現大型工業水廠的規模化效應,降低運行成本,統一集中管理。
管網:區域聯通;打通管網關鍵節點,實現全市供水一張網。構建清水高速通道,提高城市供水系統的安全。
運行:節能高效。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持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
四、規劃方案
(1)供水量預測
2035年供水量為75萬m3/d,遠景2045年供水量為100萬m3/d。
(2)水源規劃
主水源: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讓市區人民盡快喝到丹江口水庫優質水。
應急備用水源:漢江、冢子灣水庫。
(3)水廠規劃
保留五水廠,逐步關停二、三、四水廠,新建一座60萬m3/d新水廠,東西對峙供水,規劃形成“1 網、2廠、5片”的供水總體布局。
“1網”:是指全市一張統籌調度的供水管網;
“2廠”:五水廠、新水廠;
“5片”:是指襄城片、樊城片、東津片、襄州片、魚梁洲供水片區。
五、近期建設規劃
新建新水廠一期工程,供水能力40萬m3/d。新建鄂北工程至新水廠的原水管線,合計約21km。新建新水廠至五水廠的原水聯通管線,合計約21km。配套建設新水廠的清水主干管,合計約15km。新建東津至襄城、襄城至樊城的清水聯通管線。將三、四水廠改造成泵站。近期工程總投資約24.3億。
附圖:供水分區圖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錦州市涉農民生重點項目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進會召開
下一篇:政策新聞 | 新余市住建局2025年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清單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