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2025年4月16日,2026(巴塞羅那)世界建筑師大會UIA成員學會展中國館(以下簡稱中國館)策展學術委員會成立儀式及主題研討會在北京清華大學設計中心樓舉辦。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華設計院”)作為中國館總策展單位,邀請來自國內外建筑界權威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國館策展學術委員會的成立,并圍繞中國館主題與國際建筑未來展開深度研討。
參加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崔愷、莊惟敏;原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一級巡視員陶志紅,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李存東等北京市及建筑學會領導嘉賓;何玉如、劉力、郭明卓等16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來自全國的專家和行業杰出代表。
國際建筑師協會(UIA)主席Regina Gonthier特別致辭,對本次會議表示祝賀。她高度評價了自2011年東京大會以來中國對UIA系列活動的積極參與持續貢獻,并指出,2026年巴塞羅那大會不僅是一場全球建筑師的盛會,更是面對前所未有挑戰的重要思辨場域、協作平臺與愿景孵化空間。期待全球建筑師共同參與,以多元經驗、跨文化視角推動建筑行業共識構建與可持續發展。
隨后,國際建筑師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利;原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北京建筑師學會副理事長陶志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注冊建筑師管理委員會主任崔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秘書長、北京市建筑設計院執行總建筑師葉依謙;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筑師莊惟敏;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分別發表致辭,展望2026年UIA世界建筑師大會上中國館的精彩呈現與國際貢獻,并為本次中國館策展工作提出了寄語。
隨后,中國館總策展人、清華設計院董事長、總建筑師劉玉龍詳細介紹了中國館策展總體框架、核心理念及工作計劃,并正式公布了本屆中國館展覽主題:“縱覽:當代中國建筑的動態圖景”。
自2023年確認為總策展單位以來,清華設計院始終秉持高度責任感,匯集前輩經驗、廣納各方智慧,扎實推進策展籌備,致力于在國際平臺上講好中國建筑故事。本屆展覽主題由中國建筑學會指導、策展委員會集體研議形成,旨在透過建筑作品、建筑師及建筑思想的呈現,展現中國建筑界多元共融、活力涌動的新實踐,回應全球化語境下的時代命題。會上,劉玉龍對該主題作出了闡釋。
為更高質量完成策展任務,清華設計院還策劃成立了“策展學術委員會”,該委員會在原有建筑學會中國館展覽學術顧問機制基礎上增設,匯聚了來自全國110余位院士、大師、高校學者、知名設計院、獨立事務所及活躍在中國市場的國際建筑師,構建開放、平等、自由交流的學術平臺。會上,陶志紅、崔愷、李存東分別為中國館展覽學術顧問、總策展人、執行總策展人及策展學術委員會專家委員頒發聘書。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未能親臨現場的策展學術委員會國際成員致辭。包括藍天組(COOP HIMMELB(L)AU)創始人Wolf D. Prix,Aedas主席、創始人兼全球首席設計師紀達夫(Keith Griffiths),以及株式會社佐藤綜合計畫董事長兼社長鉾巖崇,通過視頻形式向大會致意,并就中國館策展工作分享了獨到見解與深度思考。
隨后,與會嘉賓圍繞“中外交流對建筑未來的影響”“中國好房子建設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建筑師海外項目拓展”“中國館展覽與國際影響力”等四個議題展開了分組研討。與會嘉賓觀點多元、思維交鋒激烈,金句頻出、亮點紛呈,不同背景、經驗與視角的匯聚,為中國館籌備注入了豐沛思想火花,也為中國建筑的高質量發展與“走出去”戰略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參考。
當前,我們正面臨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等全球性挑戰。建筑如何回應時代命題,關乎人類共同的未來。在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出臺了《“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等重要政策文件,擘畫出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的新藍圖。
建筑不僅是空間的塑造者,更是文明的記錄者。2026年UIA大會中國館將不僅是一次展覽呈現,更是一次思想交匯與國際對話的契機。我們期待,它能成為一個展現中國智慧、推動全球合作、共同應對未來挑戰的策展平臺,為世界建筑注入更具韌性、公平性與可持續性的中國方案。
版權聲明:本文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THAD)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廣州市住建局建筑工程質量安全處黨支部與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安管中心黨支部開展黨建共建活動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市住建局關于公布2024年度新余市建筑業“龍頭企業”“重點骨干企業”“成長之星企業”評選結果的通知[余住建字〔2025〕33號]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