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近年來,黎平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從機制建立、項目實施、文化傳承、旅游帶動等方面持續發力,傾力推動傳統村落保護發展。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協同聯動機制。搭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統一工作領導體系,由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掛帥黎平縣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住建、文旅、財政和鄉鎮(街道),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編制完成98個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發展規劃,研究制定《黎平縣傳統村落村民建房建筑圖集》和《傳統村落建房“三要十不準四到場”制度》,形成“規劃引領+技術規范+動態監管”的全流程管理體系,全面加強傳統村落督促檢查和技術指導,全力營造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良好氛圍。
夯實基礎保障,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嚴格對標中央、省、州、縣四級住房鄉建設部門相關要求,重點推進傳統建筑修繕示范工程、基礎設施提升與公共環境優化、歷史環境要素修復、防災減災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以及文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利用等重點工作。2014年以來,全縣共爭取中央、省傳統村落專項補助資金4.03億元,推進傳統村落污水垃圾治理、公共建筑修繕、消防基礎設施等項目的實施,傳統村落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深化活態傳承,創新文化保護路徑。積極組織推薦申報,構建“三位一體”非遺保護體系,一是建立四級非遺傳承人梯隊(國家級4人、省級13人、州級19人、縣級710人);二是建成省州縣三級傳習基地、工坊等47處,掛牌組建了仁義侗族大歌隊、禮團侗族大歌隊,指導成立侗品源農民手工技藝合作社等;三是成功申報侗族薩瑪節、侗族摔跤、求雨祭典等民俗活動非遺項目73項,其中世界級1項、國家級7項、省級23項、州級16項、縣級26項。持續創新“非遺+研學”模式,助推歷史文化資源活態傳承。
推動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打造以肇興侗寨為核心,充分發揮肇興等集散地引流分流作用,輻射沿線周邊其他32個傳統村落的精品旅游線路,著力提升全縣傳統村落的觀光游、深度游、體驗游吸引力,先后推出了四寨侗寨(旅游企業帶動發展模式)、黃崗侗寨(社區互助管理發展模式)、銅關侗寨(互聯網+鄉村發展模式)等鄉村旅游新樣板,創新構建“一核三帶多節點”發展格局,傾力打造“傳統村落+旅游”模式,為傳統村落活化利用注入活動力,促進產業融合升級。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政策新聞 | “作風深化,實干爭先”見行動——聊城市住建局現場調研:加快推進民生項目建設 用心用情用力建設好民心工程
推薦專題